2010年雅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来源: 点击量:
打印
【字体:

  雅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雅安调查队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个加快”,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抓重点、调结构、添活力、重民生”的工作主线,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市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经省统计局审定,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9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57.83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78.74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8%和1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52.0:29.3调整为17.4:55.1:27.5。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GDP的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02.92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39.9亿元,增长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8%、烟酒及用品上涨4.8%、衣着下降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6%、交通和通信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3%、居住上涨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4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35%,生活资料价格下跌3.0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3%。

  企业家信心回升,企业生产状况持续好转。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1.34点,比上年提高9.52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31.58点,比上年提高18.11点。其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3.83点、131.25点、119.01点、143.75点、85.86点、106.66点、146.25点、117.00点;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最为明显,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较上年上升20.69点、26.24点、28.73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也较去年有所好转;其余行业企业景气指数略有下降。

  二、农 业

  2010年,全市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1.1%。其中:玉米下降0.3%,马铃薯下降1.7%,小麦下降3.5%,水稻下降1.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792公顷,增长0.1%;药材4740公顷,增长1.8%;蔬菜28954公顷,增长0.2%。

  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下降4.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3万吨,增长0.5%;麻类产量5吨,下降44.4%;烟叶产量1435吨,下降2.8%;蔬菜产量63.11万吨,下降0.9%;茶叶产量5.58万吨,增长5%;水果产量20.88万吨,增长4.3%。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2%。生猪出栏比上年增长3.1%,牛肉产量增长2.6%,羊肉产量增长1.4%。禽肉产量增长4.9%;禽蛋产量增长2.3%;牛奶产量增长1%;蚕茧产量1597吨,下降8.9%。

  林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完成营造林面积2.77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1.33万公顷,实施天然林管护97.3万公顷,完成公益林建设1.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200公顷,封山育林8700公顷。拥有4821.96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年末森林覆盖率61.34%,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渔业稳定发展。2010年,水产养殖面积1031公顷,与去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1340吨,增长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6.67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9166.7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0.07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6.08万千瓦,增长8.68%。全年农村用电量39302万千瓦小时,增长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25.1%,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437户比上年增加3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5%。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增长54.1%,轻工业产值增36.6%,重轻工业的比为6.86:1,规模以上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3个百分点。“3+1”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34%,增长46%。其中,水电及电冶增长47.2%,机械制造增长61.9%,农产品加工增长31.6%,新材料增长4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0.57亿元,下降0.1%;完成新产品产值54.38亿元,增长16.3%。

  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0.7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3.6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3.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2.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22.8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5.6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86%。

  在纳入统计的54种重点产品中,有40种产品生产增长,增长面为74.1%。其中,原煤增长17.6%,发电量增长20.3%,铁合金增长33.4%,水泥增长16.4%,纱增长136.6%,食用植物油下降28.6%,白酒下降40%。

  工业经济效益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实现盈利的工业企业377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6.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95亿元,增长39.64%。实现利税总额41.8亿元,增长26.49%。实现净利润25.09亿元,增长19.8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11.93亿元,增长31.53%;股份制企业17.56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3亿元,增长22.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3.59,比上年提高28.13个点。

  建筑业生产发展加快,效益提高。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7个。全年实现利税总额0.85亿元,增长27.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51万平方米,下降2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05万平方米,下降5.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09万平方米,下降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2.24亿元、193.99亿元、164.4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91亿元,增长62.9%。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完成投资192.82亿元,下降6.3%。

  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64.44亿元,增长37.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4.4%,较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62.92亿元,增长10.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4.4亿元,增长51.8%。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2.46亿元,增长18.1%,占零售总额的84.9%,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15.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62亿元,增长19.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53亿元,增长28.9%。分地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0.95亿元,增长18.4%;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6.13亿元,增长17.9%。

  2010年,成功举办第三届熊猫电影节和第六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天府四川宝岛行”赴台专题推介雅安旅游,台湾雅安两地共推“团团圆圆故乡游”,“熊猫首都、生态天堂”形象正式确立。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7%。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005万人次,增长25.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4亿元,增长26.73%。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3647人次,增长370.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35.31万美元,增长370.6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到位外资3538万美元,同比增长29.98%,创历史新高;完成合同外资3399万美元,同比增长259.68%;完成外派劳务1302人次,同比增长219.12%;完成外贸出口1226万美元,同比增长40.11%。

  招商引资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共执行招商项目249个,引进市外资金131.5亿元,同比增长20.1%;引进省外资金89.9亿元,同比增长14.4%;加工制造业完成引资57.8亿元,占总到位资金的44%,同比增长9.5%。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1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45.22亿元;二级路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8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56亿元;站点建设完成投资0.15亿元。

  道路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2248.8万人,同比增长5.1%;完成客运周转量8624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2%。完成货运量3677.2万吨,同比增长11.3%;完成货物周转量40279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6%。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80563万元,同比增长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5.1万户,同比下降10.1%。移动通讯业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3.84万户,同比增长18.28%。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5亿元,增长43.58%;其中税收收入13.03亿元,增长40.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7.59亿元,下降5.38%。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4.34亿元,比年初增加60.02亿元,比年初增长15.2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0.41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亿元,比年初增长34.76%。各项贷款余额238.9亿元,比年初增加46.01亿元,比年初增长23.8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7.51亿元,比年初增加13.46亿元,比年初增长24.9%;中长期贷款余额168.18亿元,比年初增加35.78亿元,比年初增长27.02%。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42.07亿元,现金支出766.33亿元,现金净投放24.2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70所,在校学生224116人,教职工139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444人。

  城乡实现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387所,招生16962人,在校小学生94608人;初中56所,招生18901人,在校学生59328人;幼儿教育202所,幼儿教育招生24512人,在园学生35023人;2010年全市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共计919名,其中随班就读891名,小学附设特教班28人。全市2010年秋季招收随班就读学生122名,小学附设特教班招生2人。全面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民办职业学校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实现了职教中心、职业中学或培训基地的全覆盖。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招生6954人,在校学生15466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2所,招生1451人,在校学生4351人;成人中专1所,招生1318人,在校学生2422人;职业高中7所,招生4185人,在校学生8693人。全市有高中学校15所,在校学生19663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1.27:1.00。职业技术培训机构6个。成功举办“第二届”中职技能大赛。

  教育惠民成效显著。2010年共补助13434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高中学生1015人,对1972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9497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中职助学金,免除了3691名农村特困户等六类家庭困难中职学生学费;35万元专项资金建设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新建(改造)灾后重建项目以外的5164平方米的校舍,完成校安工程校舍面积1183978平方米。2010年全市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379人,本科上线率37.2%,达到历史最高。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7家,实现产值达42.87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98项,合同成交金额达到3300万元;组织申报国、省级重点科技项目25项,获项目经费638万元,较去年增长37.3%;全年共申请专利达183件,首次突破百件大关,比上年增加96件,增长110.3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新增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园区2个,全市省级以上农业园区达4个。新建宝兴县中药材专家大院,八县(区)均围绕主导产业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所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446万元,建立科技示范户14155户,带动农户70680户,示范户人均增收676.10元,培训人数32084人次。全市下派科技特派员72名,包村202个,实施科技项目60项,建立科技示范户4196户,示范户年人均增收492.4元,培训人数34295人次,有效的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年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9个、农家书屋300个,完成1383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004场,启动了“成都·雅安文化直通车”送文化下乡合作项目,开展送文化下乡公益性演出活动。

  文化生活进一步繁荣。组织开展了雅安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训会,掀起了基层开展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高潮;组织开展了雅安市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节目政府奖评选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大型文艺展演;组织参加了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完成了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和数据登录工作;组织成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路边茶(藏茶)技艺传习所和荥经砂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组织开展了全市第二批博物馆免费开放申报工作。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综合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28万户,比上年增加5000户。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79个,其中医院30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乡镇卫生院156个(建制乡镇卫生院146个),门诊部所8个,采供血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所9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181张,卫生人员85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4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执业(助理)医师3150人,注册护士2037人,药师(士)380人,技师(士)31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01人。全年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225.71/十万和326.81/十万,与上年同期相比,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8.02%,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了85.14%。

  城乡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117.79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112.83万人,参合率达96.03%。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低于1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6%、儿童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建成功能基本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转正常,城市居民重点人群服务率达到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取得新的进步。在第16届亚运会、亚残会,我市运动员夺得三金三银;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16枚、银牌14枚、铜牌10.5枚,被省体育局授予“四川省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四川省体育事业贡献奖”、“四川省十六届亚运会突出贡献奖”、“四川省体育彩票工作贡献奖”和“四川省体育彩票市场份额优秀奖”荣誉称号。

  全年组织群众体育活动已达50余项次,参与群众逾40万人次。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2条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7个,每个点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配套资金1.6万元,省体育局配套资金0.4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2010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97人,其中,环境监测人员30人;环境监察人员79人。完成省挂牌限期治理企业3家,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个,完成投资834万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项目3个,完成投资834万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

  2010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180675公顷。创建市级生态村48个、生态家园157户,申报创建省级生态优美乡镇4个。以雅安为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6元,增长13.26%。其中,工薪性收入11350元,增长17.26%。人均消费性支出10903元,增长13.7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45%。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81元,增收682.44元,增长15.43%。其中,工资性收入2273.56元,增收482.61元,增长26.95%;家庭经营纯收入2506.94元,增收167.95元,增长7.18%;财产性纯收入70.56元,减少2.94元,下降4%;转移性纯收入329.74元,增收44.82元,增长15.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12元,增加268.34元。其中,居住消费支出下降7.8%,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增长36.82%,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0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21.8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1.19亿元,增长18.21%。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81.35亿元,增长23.7%;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39.84亿元,增长15.23%。

  就业形势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95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80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2551人;动态消除新增“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为3002人开展创业培训,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41万元,帮助1292人实现成功创业,新创办的民营经济组织带动4598人就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461人,就业型企业和社区实体新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安置7249人,其中,社区实体就业6848人。基本实现灾区“户户有就业”目标。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为200164人、55024人、294458人、77543人、38984人;五项保险基金总收入约18.69亿元,同比增长46.02%,其中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征收额分别为146407万元、3311万元、4413万元、536万元、32227万元(含因政策调整,提前征收的灵活就业人员2011年度医疗保险费用4454万元)。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36193人,支出6781.14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149.23元;农村低保人数达到88045人,支出6240.95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58.95元。新建和改建农村敬老院6所,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8.2%,。城市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173.75元,农村医疗人均救助水平达169.56元。新增国办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床位200张。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雅安统计年鉴-2011》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市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交通局、邮政局、电信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旅游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卫生局、体育局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统计。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1 蜀ICP备19024116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80
主 办:雅安市统计局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3903 邮编:625000
微信 微信二维码